“我的入党故事”优秀作品(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的入党故事

资源环境学院2023级地理学班  陈秀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员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他们唯一不变的是每个党员的那颗初心。在这个历程中,无数平凡的共产党人,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因为他们把入党誓词作为一生的承诺。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个夏日的傍晚,姥爷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胸前那枚褪色的党徽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党徽,眼神里闪烁着某种我那时还无法完全理解的光芒。“这不仅仅是一枚徽章,”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这是一个承诺,是对人民的承诺。”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颗红色的种子已经悄然落进我的心田,等待生根发芽。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姥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把村里那条泥泞的小路扫得干干净净;谁家有了困难,第一个出现的必定是姥爷佝偻却坚定的背影。我问他为什么总是这么爱管闲事,他笑着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因为这里”,他指着胸前的党员徽章,“这里装着所有人。”

大学一年级时,我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要入党?是为了姥爷的期望?还是为了那所谓的光环?直到疫情期间,看着无数党员同志逆行的背影,我突然明白了姥爷眼中的光芒——那是一种信仰,一种甘愿为他人负重前行的觉悟。

本科期间我参加学校的青年志愿队,进行善行一百的活动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暑假期间参与三下乡活动时,我遇见了老党员杨支书。六十多岁的他每天翻山越岭走访贫困户,膝盖积液严重到需要定期抽液却从不言苦。有次我问他坚持的动力是什么,老人指着墙上斑驳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说:“这话不是挂在墙上的,是要刻在骨头里的。”那一刻,两个时代的共产党员身影在我心中重叠——杨支书和我的姥爷,他们有着同样的眼神,同样的信仰。

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我真正理解了“党员先上”的含义。寒冬里值守小区大门,手脚冻得发麻也不敢松懈;为隔离居民送菜上楼,一天要爬七八十层楼梯;面对个别居民的不理解,耐心解释政策到嗓音嘶哑。有次凌晨两点接到流调任务,我毫不犹豫地起床工作,因为我知道,胸前的党员徽章在黑夜中也必须熠熠生辉。

对党员身份的理解,是在这些具体实践中逐渐清晰的。它不是简历上的镀金文字,不是人前的特殊光环,而是骨髓里的责任担当。就像姥爷常说的: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常常思考如何传承这份红色基因。在学习上,我立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互联网平台上,我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党的创新理论。红色基因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让信仰的种子在新的土壤中焕发新的生机。

今年清明节,我带着新领到的党徽来到姥爷墓前。轻轻擦拭墓碑时,突然发现墓前不知谁放了一束新鲜的野花。邻居告诉我,村里几位受过姥爷帮助的老人每年都会来祭扫。我把崭新的党徽和姥爷那枚旧党徽并排放在一起,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上面,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姥爷的党徽到我的党徽,变的是岁月流转,不变的是那份初心。红色基因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动在我们血脉中的精神密码。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将继续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在青春的画卷上书写共产党员的赤诚,让人生的党徽永远闪耀着人民至上的光芒。因为我知道,当无数个这样的微光汇聚,就能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言是神圣的,更是令人为之不懈努力的。入党誓词虽只有短短八十个字,其中含义却需要每一个共产党员用一生去感悟。学生时代,我对“党员义务”的理解是按时交纳党费,做好榜样带头作用,认真学习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慢慢地,我才明白党员义务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它包含了太多太多。我开始读原文学原理,努力充实自己的思想,提高政治觉悟;我开始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积极参加义务活动,;我开始关注国际国内新闻,丰富自己的思维层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去看待各种问题。也许我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相信每一个“我”汇在一起将是一股强大力量。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瞬的,作为中共党员却是一辈子的事。我认为入党应该一直是现在进行时,何谓“党员”,这需要我们一直去学习、去领悟、去实践。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我对党的知识学习还不够系统,慢慢的,我开始系统的学习党的相关知识,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发言互相促进,努力提高,在接过预备党员证书的那一刻,我对党员身份第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那个小小的红色证书成为了我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见证。后来,我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有了越来越多的见证,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在我们之间。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因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而深感自豪,在往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热爱我的事业,紧跟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努力提升自我修养,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担当与自豪!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我的入党故事”优秀作品(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地址:太原市坞城路140号   电话:0351-7666069   邮编:030006
   管理员邮箱 zzb@sxufe.edu.cn   备案: 晋ICP备06002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