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优秀作品(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让红色信仰在伟大时代和青春年华中精彩绽放
—— 一名左权学子的入党故事

经济学院2023级经济学2  王玺焜

太行山上,清漳河畔,我的家乡左权县,是一片浸染着红色基因的热土。这里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部部壮丽史诗。从小,我就在祖辈和老师讲述八路军抗击日寇的英勇故事的熏陶下成长,看父辈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挥洒汗水。红色的种子,早已在我心中悄然种下,而我与党的故事,也在岁月长河中,徐徐展开。

一、太行山上的红色启蒙

小时候,爷爷常带我坐在位于县城中心的将军广场左权将军雕像前的台阶上,讲述这位为抗日捐躯的八路军最高将领如何用年轻生命守护这片大好山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们今天的安稳日子。”他布满皱纹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头顶,仿佛要把历史的温度传递给我。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但将军雕像坚毅的目光,却在我心中种下了最初的信仰火种。

真正让我触摸到党的温度是在高考刚刚结束的2023年夏天。那一年,我的家乡再次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洪灾。东乡和南乡道路冲毁、桥梁冲断,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的母亲将我带到灾区一线,让我亲眼看到党员干部们主动报名、第一时间冲到洪水滔滔的岸边,背对洪水、放下恐慌,为了群众安危,手挽手用血肉之躯筑起人墙,拦住为抢救财物而冒险的人群;亲眼看到已近60岁的村支书着积水挨家挨户提醒群众转移,当他用佝偻的脊背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时,他湿透的后背让我忽然明白,课本里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原来是这样具体而鲜活。

二、财大熔炉中的党性淬炼

考入山西财经大学后,我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接受培训的日子里,我系统学习了党的百年奋斗史。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党的历史堪比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特别是听到周总理曾在1966年,在震后第二天,就在距左权县不远的河北邢台地震灾区视察中,让老百姓背对风沙,独自顶风讲话的故事时,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原来真正的共产党人,真的是把人民装在了心里,把使命扛在了肩上。

进入校学生会宣传部并当选为班级组织委员,让我有了更多实践机会。在服务同学、宣传学校的过程中,我反复思考:什么样的青春才能无愧于时代?当看到学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团队,奔赴乡村一线积极探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当看到“携手志愿公益同行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在各行各业、角角落落顶寒冒暑做好志愿服务时,我意识到,我身边的这些青年学子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在他们的带动下,我利用自己专长积极参加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志愿服务。当我为寒风中排队群众递上一杯热水而获得赞许;当连续几小时不间断的辛勤讲解赢得的肯定掌声,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服务他人、成就自己的无比快乐。

三、红色基因中的接续传承

今年3月,我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共党员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在专业学习中,我更加努力,力争学好知识,在不久的将来能以自己所学回报家乡,尽快让左权这块红色土地走出贫困、走向振兴;在社会实践中,我牵头策划并申报了《左权将军虎”——传统非遗工艺与现代网络媒体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织有关专业的同学为左权老区的企业设计产品包装,利用互联网帮助企业在线上拓宽销路;我还在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义务讲解中,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八路军英勇抗战故事。在这一刻,我仿佛实现了从爷爷给我讲革命故事到我给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的人生轮回。

去年暑假,我专门去了一趟祖国的心脏北京,我想实地体验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五星红旗在朝阳中冉冉升起,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这一代青年,既承载了先辈们的殷切期望,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红色左权到首都北京,在这条追寻信仰的道路上,我更加坚信:真正的初心不在于口号,而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担当。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深知自己的成长永远在路上。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左权将军雕像坚毅的目光、抗洪救灾中逆行的党员背影、学校大思政课的历史温度,都会化作我勇毅前行的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虽然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一定会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成长。我将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璀璨光芒。

 
上一篇文章:“我的入党故事”优秀作品(二)
下一篇文章:体育学院在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地址:太原市坞城路140号   电话:0351-7666069   邮编:030006
   管理员邮箱 zzb@sxufe.edu.cn   备案: 晋ICP备06002142号